創新在這裡
在歷經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手機之後,以液晶電視為核心概念的顯示相關產品,正開始掀起一場龍捲風暴……
《數位時代》撰文=盧諭緯
「破盤價!三十二吋液晶電視一萬七千九百元!」電腦3C賣場內,一整排的液晶電視讓人目不暇給,從一線新力、三星到本地通路機種,價格廝殺慘烈,三年前同樣尺寸的機種,至少要四萬元以上。一如過去許多科技產品,當一個新應用產品價格降低到某一個水準時,價變會帶來量變,帶動整個產業的大起飛,這正是台灣廠商最擅長抓住的機會。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就曾分析,亞洲企業主要以尋找市場需求大、較成熟性產品切入,聯發科當年在光碟機控制晶片市場的成功,靠的就是這樣的策略。
台灣科技產業在歷經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手機之後,以液晶電視為核心概念的顯示相關產品,正開始掀起一場龍捲風暴。而提供相關技術服務的公司,都開始展現相當強勁的爆發力。
根據專業市調機構Display Search的預估,全球液晶電視今年可望達到一億台的規模。若再加上桌上型電腦顯示器及筆記型電腦螢幕,光是這三大類別,全球出貨量有機會挑戰五億台大關。「面板廠的長期成長動能相當明確,」Display Search台灣總經理謝勤益說,液晶電視打破空間置放的限制,加上電腦顯示器也開始與電視整合,未來電視不只能置放在客廳,每個房間也都會有一台,這樣的數量,自然遠高過傳統電視市場的量能。另一家市調公司IDC則預估,今年液晶電視市場的成長率將可達到四一.四%。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6月1日出刊《數位時代》,全省書店及便利超商熱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