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纖維酒精公司點牧草成金
由於石油短缺以及油價飆高的緣故,尋找替代能源成了各國政府積極研發的方向,因而帶動生質能源的商業議題。一群具環保背景人士所推動成立的台灣酒精纖維公司,正在南台灣的土地上,種下新世紀的希望。
《數位時代》撰文=薛怡青
南台灣的豔陽天,把牧場上綠油油的草照得發亮,一旁的禾光牧場場長王家壽赤著腳循視田地,沒戴斗笠的他皮膚曬得黝黑,身旁穿著襯衫的年輕人,也亦步亦趨地跟著王伯在田地裡勘察,兩個人討論著下個月準備收割的牧草。
靠近台南縣鹿竹鄉這塊田地上的牧草,其實是用來提煉生質能源中的乙醇(酒精)。而站在王家壽身旁的年輕人,正是台灣纖維酒精公司的業務營運經理賴正庸,他每個星期至少有三天以上的時間,待在南台灣的農田裡,「其實台灣的荒地很多,加上休耕時期,利用這些時間種植牧草就可以增加我們的生質能源,」他說。
本身念農業化學的賴正庸,在學生時代就已經是環保人士,他指出人類不當的農耕方式,破壞了土壤的生態系統,特別是化學肥料等耕作方式,將造成土壤向空氣中釋放大量的碳。曾經當過國會助理的賴正庸,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透過農委會相關計畫取得專利技轉,開始有了成立台灣纖維酒精公司的想法,並找來主張環保的綠黨主席、也是台大資工系教授的高成炎擔任董事長,從零開始他的生質能源夢。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4月1日出刊《數位時代》,全省書店及便利超商熱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