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線上分享發送產業新聞周報,提供讀者掌握相關產業的訊息與政府數據的變化。周報內容橫跨食品飲料業、美妝保養品業、服飾業、資通訊業、金融市場、生技保健等產業,以及政府公布整體市場指標。每個產業皆由研究員著手為讀者篩選,以利閱讀。
食品飲料
星巴克推外送服務!全新「燕麥奶」客製化咖啡來了|ettoday
星巴克導入更多咖啡客製化選項,如最新引進的「燕麥奶」,甚至還將開設台灣首間結合「氮氣系列」飲品以及「新鮮現烤麵包」的門市。
主打燃麵與珍奶!三商巧福推出升級版新品牌 還有自助點餐機|ettoday
三商巧福推出「巧福PLUS」新品牌,除了保留招牌的牛肉麵品項,還增加了燃麵、湯餃等新品項,而且還有無人化自助點餐系統,解決點餐及排隊問題。
聲寶跨足餐飲 年營收看增|工商時報
聲寶與日本GANKO連鎖餐飲集團合作第一家「莞固和食」餐廳,落腳在林口麗林段聲寶智慧宅,10月7日開幕,為進軍國內餐飲市場練兵試水溫。
飯店開「館外」麵包店! 5坪月收破百萬|東森財經新聞
有飯店看準白金商機,開出館外麵包店,5坪空間月營收竟破百萬!而最受台灣人歡迎的麵包就是菠蘿麵包,有業者光是一年就能賣出733萬個。
美妝保養/服飾
Forever 21 聲請破產!關閉全球是因為做錯這 4 件事|數位時代
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在美國時間9月29日晚間正式宣布破產,將終止全球40國營運。分析師估計,該品牌營收過去一年下降了20%至25%,其失去年輕族群信仰。
H&M和Zara以退為進,關店促進增長|財富
瑞典H&M以及西班牙Zara 2018年做出了精簡實體店網路以及加大線上銷售投入的決定,如今雙方都看到了這一決定所帶來的效益。
2019 年,化妝品牌的日子不好過|時裝商業評論
美國的化妝品市場,20個最知名的化妝品品牌中,有18個品牌2019年上半年的銷量均出現下滑,行業整體銷售額下跌四個百分點。銷量下滑波及的不只是傳統大品牌,也有在社交媒體上擁有數百萬粉絲、得到大咖推薦的新品牌等。
包月無限穿」不浪費 美國UpChoose推童裝「訂閱服務」|天下雜誌
美國新創Upchoose的「服裝訂閱」服務,讓新手爸媽用244~525塊美元網購一組22~56件的有機棉衣物,等到孩子穿不下,再賣回給UpChoose,換取原價1/4~1/3的點數,可以直接抵用大一號衣物的消費。二手衣將在其平台上流通,用折扣價轉賣給其他家長,延長寶寶衣物的壽命。
工裝行業居然暗藏一股時尚商機|BoF時裝商業評論
Figs 和 Tilit等品牌正在給工裝行業帶來新氣象。這些公司在銷售醫護服、廚師服和防火服時,採用了社交媒體口耳相傳策略,直接面向消費者,並試圖在實用性與時尚感之間找到平衡。
金融市場
金管會將祭五招 推動高齡化金融商品|經濟日報
因應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金管會將祭出五大措施,鼓勵金融業者發展高齡化金融商品及服務。
本土行動支付 回饋最高20%|聯合報
經濟部下重本推行動支付,總計經費四點四億元,年底前要直接回饋給指定商圈使用本土行動支付的消費者,每筆最高回饋百分之廿。預計年底前可帶動四十億元的營業額,希望有助達成二○二五年我國行動支付使用率達到九成的目標。
刷臉提款正夯 三國銀搶進|工商時報
全台進入「刷臉提款轉帳」時代。繼台新銀、玉山銀,中信銀近日宣布中信金融園區南港總行亦推出支援臉部辨識提款和意圖分析功能的智能ATM,單日、單筆上限為3萬元,未來亦將在台中市政分行及其他適合據點布建。
資訊、網路、生物科技
蘋果降價 市調:明年全球智慧手錶出貨量將達8,000萬支|經濟日報
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表示,2019年全球智慧手錶出貨量預估將達6,263萬支,2020年出貨量預計將來到8,055萬支,年成長28.6%。
5G將帶動手機銷售成長 研調估2023年市佔率突破5成|鉅亨網
手機銷售量預期在5G推動下,明年將緩步成長,2023年5G手機市占率可望突破5成、達56%。
不願等第四台變慘業,凱擘找OTT、Android合作推「開放」機上盒|數位時代
凱擘大寬頻決定放手一搏,23日宣布找OTT友軍和Android tv合作打造開放平台,推出全新機上盒「A1」,目標年底前吸引2.5萬用戶嘗鮮,五年內完成百萬用戶轉換目標。
科技界最強陣容?亞馬遜籌組「AI語音大聯盟」 獨缺蘋果、Google兩巨擘|匯流新聞網
亞馬遜近日宣布成立AI語音助理聯盟,確保讓各大廠AI語音助理全都可以相容在同一台裝置上,但合作名單中,獨缺科技大老蘋果跟Google。
臉書光速計畫:跨平台傳訊 最快明年可望實現|鉅亨網
臉書高層週二透露,最快明年可能就會將整合各平台傳訊功能,即臉書、臉書通訊、WhatsApp、IG 等用戶相互間跨平台發送訊息的功能。
Amazon 醫療程式 Amazon Care 為員工提供遙距醫療服務|Unwire.hk
Amazon 近日推出了一個新的醫療應用程式名為 Amazon Care,可以為員工提供有關不同醫療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