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線上分享發送產業新聞周報,提供讀者掌握相關產業的訊息與政府數據的變化。周報內容橫跨食品飲料業、美妝保養品業、服飾業、資通訊業、金融市場、生技保健等產業,以及政府公布整體市場指標。每個產業皆由研究員著手為讀者篩選,以利閱讀。
食品飲料
超商雙雄9月營收加溫 鮮食業績帶旺|中央社
超商雙雄9月營收出爐,統一超商鮮食、飲料等差異化商品,帶動整體營收年成長4%,全家便利商店也認為鮮食表現突出,月營收年成長6.91%。
傳統超市成網美打卡點 日本超市改造王讓全聯華麗變身|聯合報
生活美學漸趨顯學,打理日常生活所需之物的超商門市、超市量販賣場,陸續改裝開出創新主題門市或高顏值的新店型;而因應顧客購物習慣的動線及切中需求的產品陳列,加上燈光、音樂等友善的空間氛圍營造,讓消費者產生愉悅的購物經驗,自然刺激購物欲望、增加回頭率,間接有助於賣場銷售業績提升。
超商求新求變 滿足外食胃口|經濟日報
觀察這幾年的超商鮮食,從過去的便當、飯糰,一路發展至今,鮮食架上什麼料理都有,包括各國美食、小吃、下酒菜等,現在還進化到聯名鮮食,超商為了搶外食商機,只能不斷求新求變。
瑞士咖啡商追蹤料源 採區塊鏈技術|經濟日報
重視永續性的千禧世代愈來愈想了解每天早上喝的咖啡從何而來,促使一些全球首屈一指的咖啡業者求助於科技。
環保零售時代來臨?美調查:消費者願意送貨較慢或改至店內取貨|鉅亨網
根據 Accenture 的年度假期購物季調查數據顯示,許多美國消費者在今年假期購物時會考慮到氣候變遷,願意選擇較慢的送貨方式或至店內取貨。
美妝保養/服飾
日本7-11結構改革 宣布關閉1000家門市|自由電子報
在電商的衝擊下,實體店加速消失,日本零售業龍頭7-11母公司7&i控股宣布,將關閉1千多間便利商店及百貨公司。
拍照習慣用美妝濾鏡?虛擬濾鏡是如何改變美妝世界|VOGUE
https://www.vogue.com.tw/mobile/beauty/content-49802.html
對美妝成癮者來說,濾鏡已將所有事物帶往更高層級,直白的自拍已經不夠了。自我表達的層面現已超脫妝髮,數位濾鏡的選擇也是塑造個人品牌的一部分。
Uniqlo退燒,日本當紅服飾品牌竟是工人服|天下雜誌
日本竄出連續8年獲利創新高的超人氣服飾「Workman」,從專賣工作服的「職人之店」,訴求防風、防水、防寒,或是布料彈性伸縮的「機能型」服裝,搭上近年的運動風,露營熱等戶外活動熱潮,讓過去專注於工作服的Workman,成功跨界進入大眾市場。
美青少年支出創8年新低 化妝品退燒消費年跌20%|自由時報
美國派傑投資公司(Piper Jaffray)新發布其半年度「青少年盤點」(Taking Stock with Teens)報告,調查顯示,美國16歲以下的青少年正在消減其支出,其中青少年喜愛消費的產品中,化妝品消費更年減超過20%。
佈局Z世代市場,LVMH投資的這家街頭服飾品牌有什麼來頭?|LadyMax
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日前宣佈投資美國休閒服飾品牌Madhappy,引發業界高度關注。Madhappy核心消費者為18歲至30歲的年輕人,創立的初衷是通過圍繞心理健康進行對話,讓世界變得更加樂觀。有分析認為,LVMH投資有助於與年輕消費者形成共鳴,以更好地佈局下一代奢侈品消費市場。
將徹底轉型?維密罕見啟用首個大碼模特|時尚頭條網
維密日前與英國內衣品牌Bluebella合作啟用大碼模特Ali Tate Cutler拍攝廣告大片。Bluebella是一個鼓勵女性為取悅自己而變美的內衣品牌,與維密此前的性感定位有著明顯差異,這意味著這個一直以「性感」為賣點的品牌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
金融市場
一個月499喝10杯!大苑子訂閱制11月上線,2020年拚萬人掏錢|經濟日報
大苑子的訂閱制定價在499元,單月能夠消費10杯飲料,且串連Facebook的Messenger,大苑子的聊天機器人會每日推送訊息給訂閱的會員。目前暫定在11月初上線,大苑子選定8家門市導入,「先試營運兩個月,順暢門市與消費者間的流程,明年1月會全面導入。」
迎行動支付浪潮 弘爺漢堡數位升級|經濟日報
老字號「弘爺漢堡」擁抱數位浪潮,加入行動支付行列,日前宣布與公部門及銀行合作,開啟本土早午餐店最完整多元的無現金交易服務,預計2025年前達成全通路、全時段使用小額支付的目標。
陸行動支付厲害了 促進家庭消費增長16%|旺報
研究的資料來自大陸家庭金融調查(CHFS),透過最新資料分析發現:移動支付可促進中國家庭消費增長16.01%;與此同時,顯著改變了消費結構,使得恩格爾係數(食品消費占比)降低1.65%,教育、文化、娛樂等發展型消費大幅增加。
結盟「社區幫」App 國泰打造居住金融生態圈|經濟日報
國泰世華銀行與數位平台「社區幫」App首次介接,推出「大內湖泰信福」社區活動,提供台北市內湖、大直在地居民日常所需的消費與優惠,透過刺激區域商機開始打造居住金融生態圈,實現場景金融。
資訊、網路、生物科技
網購業績燒 今年營業額挑戰2,000億|經濟日報
經濟部統計指出, 2018年電子購物業營業額達1,894億元,預期在業者優化行動購物介面、提供多元支付工具及跨業合作下,可望持續推升網購熱潮,今年將再突破2,000億元大關。
店到宅業務熱 躍新戰場|經濟日報
電商產業以網路平台搶占零售業版圖,實體零售業者積極利用科技平台搶回商機生活商品的「店到宅」服務,近期成為零售業者積極進軍的項目。
迎5G新時代 電信業拚創新應用|中央社
在政策快馬加鞭下,台灣將在年底前進行5G釋照競標,預計2020年正式進入5G時代,電信業者積極備戰,除開拓創新應用,也串聯上下游產業,打造5G生態系。
蘋果、迪士尼沒戲?分析師:75%Netflix用戶不打算「跳槽」至其他OTT
串流影音市場目前可說是一片紅海,隨著蘋果(Apple)及迪士尼(The Walt Disney Company)陸續推出自家串流影音服務,市場變得更加擁擠。不過近日分析師的一項調查卻指出,約有75%的Netflix用戶不打算「跳槽」至Disney+或Apple TV+。
資料價值提升 AI與資料分析取代硬體成醫療科技業者重心|DigiTimes
從前專注於開發手術器材和診斷儀器等等的醫療科技公司,已經開始把重心轉往軟體開發、資料蒐集與先進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