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線上分享發送產業新聞周報,提供讀者掌握相關產業的訊息與政府數據的變化。周報內容橫跨食品飲料業、美妝保養品業、服飾業、資通訊業、金融市場、生技保健等產業,以及政府公布整體市場指標。每個產業皆由研究員著手為讀者篩選,以利閱讀。
食品飲料
超商即食品逆勢熱賣 全家推機能鮮食、小七鹹蛋黃系列搶市|蘋果日報
武漢肺炎讓全台陷入警戒,民眾除了開始傾向在家自行調理三餐外,也會尋求較安全的外食帶回家食用,「簡單、衛生、方便」成了近期不少人的餐飲訴求。
宅經濟夯 陸冷凍食品銷量增20倍|旺報
據思念食品統計,疫情爆發至今,冷凍食品的線上銷量比往年同期增加約20倍,而大賣場方面的需求量也比往年同期增加8成。
四大超商連假商戰開打! 史上最優惠「點數送」催買氣|經濟日報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的第一個連假228商戰,國內四大超商齊打「點數戰」,無不希望能夠催出受疫情影響而冷了好一陣子的庶民消費力。
日本現恐慌式搶購!超市糧食全掃清 網友:這是打仗嗎?|香港01
新型冠狀病毒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肆虐,日本確診個案不斷上升,令民眾人心惶惶。當地網民更發現多區超市內連糧食亦被掃清,除了搶米,肉類、麵食亦一併清空,場面非常誇張。
美妝保養/服飾
OLAY宣布未來廣告將「零修圖」|Bella儂儂
OLAY將開啟一個名為「Zero Skin Retouching」的計畫,標榜從2020年底開始,品牌所使用的廣告將再也不修圖!只要有「Olay Skin Promise」的標章出現的照片,即保證該圖是 100% 未經電腦修飾。
疫情燒出另類商機 "愛逮丸"衣帽業績漲2成|台視新聞
由於疫情影響,現在許多民眾出國,都必須再三強調,自己是來自台灣,也讓不少印有台灣logo的服飾,或者是商品,意外成了近期的搶手貨。
沒賣完的商品,一定要打折嗎?|EMBA雜誌
為了處理沒賣出去的商品,祭出折扣是許多零售商一直以來的做法。但是對於精品品牌來說,因為賣的是高檔稀有性,所以義大利精品品牌普拉達(Prada)就在2019年宣布,公司店面不會再出現任何折扣活動。
日本人減少外出給消費踩下煞車|日經中文網
新冠肺炎的感染擴大正在導致日本個人消費趨冷。這是因為減少上班和購物等外出的人正在增加。除了百貨店和藥妝店等零售店的銷售開始減少之外,旅遊和主題公園的團體遊客也相繼取消預訂。
零售龍頭爭相搶進電商 疫情悄悄加快網購滲透率|鉅亨網
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各大網購平台處在傳統淡季期間買氣逆勢爆增,事實上,2020年富邦媒 (MOMO) 已開始加速發展「物流短鏈」,而全聯、新光三越等,也在加快建構行動購物,在疫情催化下,網購行為長期可望更活絡,不排除2020年滲透率將加速成長。
金融市場
銀行信用卡 瞄準宅經濟|經濟日報
兆豐銀行信用卡處內部統計,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網購刷卡金額已較去年同期成長近兩成,不僅民眾選擇以網購代替出門購物,許多商家也改推宅配到府來穩住客源。零售通路紛紛主打網購,電商業績成長,顯示民眾消費行為改變顯著且快速升溫,預期疫情暫無消退跡象下,網購刷卡金額將持續成長。
網家拚代購 支付更便利|自由時報
全球網路交易普及,跨境購物需求升溫,網路家庭旗下Bibian比比昂跨境電商服務宣布全新上線「信用卡支付」服務,消費者可用台灣發行的信用卡,以新台幣支付的方式完成交易,也免除海外刷卡手續費及匯差問題大幅提升消費付款的便利性。
資訊、網路、生物科技
僅次Google、蘋果!華為旗下AppGallery成全球第三大應用服務商店
就華為說明,目前AppGallery每月活躍用戶人數已經超過4億人,並且累積超過5萬5000組app上架,目前規模僅次於Google Play Store與蘋果App Store,成為全球第三大應用服務商店。
蘋果攜手嬌生 研究利用Apple Watch預防中風|新頭殼newtalk
蘋果(Apple)與嬌生(Johnson & Johnson)近日宣布攜手合作,透過名為「心臟線」(Heartline)的合作計畫,共同研究如何利用iPhone的APP以及Apple Watch及早偵測65歲以上長者的心房顫動,進而預防中風。
5G圈地戰 電信業備戰499方案到期換約潮|中央社
迎接5G開台,電信業者會針對消費者端出什麼5G資費方案,受到市場關注;499雙飽(上網吃到飽、網內通話免費)方案,將在2020年第2季合約陸續到期,近期電信業者已展開一波搶客攻勢。
智慧音箱受疫情衝擊 今年出貨增幅少7個百分點 代工廠承壓|鉅亨網
武漢肺炎 (COVID-19) 疫情蔓延全球,市調機構Canalys指出,智慧音箱長期成長趨勢不變,但供應鏈生產出貨時程遞延,預期今年全球智慧音箱出貨年增幅將收斂,從1.5億台以上、年增 20%,降至1.41 億台、年增13%,影響品牌廠、供應鏈營運。
LINE官方帳號新收費機制3月上路 群發大戶急跳槽|中央社
通訊軟體LINE將於3月1日啟用全新官方帳號,並按照每月群發訊息數量分級計費。常群發訊息且粉絲數多的公眾人物、股市分析師受影響最深,近期紛紛跳槽Telegram等軟體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