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飲料Rosé手拿50嵐、木村拓哉曬鳳梨酥!社群傳播正改寫台灣餐飲品牌的國際行銷力|食力
 近年來,台灣餐飲品牌在國際舞台上逐漸獲得關注,除了產品本身的品質與創新外,更多時候是透過跨文化的連結、社群媒體一張照片或一段影片,讓海外明星成為意外的品牌推手。國際明星的自然推薦,讓行銷更具真實感染力。
 當隱密餐桌成為餐飲新戰場 黃仁勳也愛的「私廚經濟學」|食力台灣「私廚」風潮正盛,因隱密、獨特與高端品味,成為政商名流與高端客群的新選擇。多以預約制、無菜單料理與小規模經營為特色,帶來專屬的驚喜感與社交體驗。私廚空間常隱身於住宅或老宅,營造生活美學與主廚故事。
 國際咖啡豆價飆 統一打破食品本業凍漲首例|中央社國際咖啡豆價格因極端氣候影響飆漲70%,咖啡市場漲聲四起。繼台灣星巴克、金車伯朗陸續漲價後,統一企業旗下左岸咖啡館近期悄悄調漲新台幣5元,為疫後食品本業首度調價。
   美妝保養/服飾/時尚【Style Story】改製文化翻紅!年輕世代搜集舊衣、瘋狂改造,Remake熱潮為何又再度引起關注?|GQ
 近期從古著店到 TikTok、Instagram,越來越多人開始動手拆解舊衣、拼貼布料、重新剪裁,把一件看似已經準備報廢的老衣,變成一件只有自己才有的時尚單品。DIY 不再只是手作達人的專利,而成為一種人人都能參與的創意娛樂。
 這5個受巴黎時裝週與巴黎街頭時尚啟發的穿搭靈感,將從現在一路流行到2026年|VOGUE只要參考一些時尚達人的示範當作靈感,其實不難想像如何將這樣的巴黎風格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今年秋季,我們的焦點將擺在一些重要的單品之上,例如七分褲、動物印花的鞋款等,讓你乘上這一季的潮流,一路流行到2026!
 大陸美妝品牌在台接受度上升 消費者增2成、銷售破2500萬套|聯合新聞網淘寶雙11近日啟動,開賣首日台灣的商品交易總額(GMV)與去年同期相比呈雙位數增長、新用戶較上月日均增長逾50%。此外,淘寶數據指出,過去1年台灣消費者在淘寶購買的美妝商品總件數突破2,500萬套,顯示大陸美妝品牌在台熱度上升。
   金融消費、政府數據公股銀數位帳戶增速放緩 市場漸飽和,上半年年增2成,臺灣銀行居冠|工商時報
 據金管會統計,公股銀行今年上半年數位帳戶數達682萬戶,年成長2成,其中臺灣銀行年增44.75%居冠,其次是臺灣企銀44.12%、土地銀行32.84%,其他銀行年增幅普遍達雙位數。若與第一季相比,整體成長速度已趨緩,顯示市場逐漸飽和。
 國銀外幣存款 8月增4,729億 月增額衝史上單月次高,整體餘額逾14.8兆|工商時報8月國銀外幣存款月增額衝上新台幣4,729億元、創史上單月增額次高,年增額547億元也由黑翻紅,整體餘額達14兆8,472億元。金管會指出,8月外幣存款大增原因包括法人客戶營收入帳、投資款匯回、收回國外存款、資金調度需要、美元升值影響。
 景氣展望樂觀指數續升 股市房市投資意願回溫|卡優新聞網國泰金控20日發布10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景氣現況樂觀指數、展望樂觀指數均走揚,大額消費意願同步上升,耐久財消費意願指數攀高,買房意願微增,賣房意願指數也回溫。對經濟成長的預期值上升,且由於全球股市震盪上漲,民眾對台股樂觀指數、風險偏好指數皆走高。
   資訊、網路、生物科技、通路LINE打AI落地戰!導入AI代理升級服務體驗:不只是通訊,更是「一站式生活系統」?|數位時代
 LINE在10月22日的年度大會中宣布,正式邁向「AI代理時代」。面向企業用戶的「AI對話幫手」,就是讓使用LINE官方帳號付費功能的商家,可以用AI跟消費者對話。而最終的概念,就是「讓每一個LINE用戶都擁有個人的AI代理」。
 OpenAI發表Atlas搜尋瀏覽器 正面挑戰Google|中央社聊天機器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今天宣布推出名為Atlas搜尋瀏覽器,運用其AI技術,直接挑戰谷歌Google Chrome。OpenAI近來加強對Google的挑戰,而Google則迅速在其搜尋與各項平台中強化AI功能回應。
 iCHEF 攜手夥伴開發「春嬌 AI 資料中台」餐廳看天氣預測準確備料|經濟日報智慧餐飲科技領導品牌iCHEF宣布開啟台灣餐飲AI元年。iCHEF與RevtelTech共同開發「春嬌AI資料中台」。不僅能協助連鎖品牌簡化營運管理流程,根據歷史資料預測未來的客流量與銷售表現,甚至能讓餐飲業的決策從大範圍天氣預報升級到「門市精準氣象預測」,大幅提升備料與排班的效率。
 AI 需求帶動9月外銷訂單創新高 電子、資通訊產品雙雙刷新紀錄|經濟日報受惠於新興科技應用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潮,電子產品與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成長明顯,9月分別達277.3億及234.3億美元,年增45.9%與33.1%,雙雙改寫歷史新高。
   企業ESG製造轉「智」造 會研會董事長:透過ESG增加企業價值|中時新聞網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怡心指出,企業若能將節能技術、智慧系統與品牌信任轉化為「無形資產」,不僅能提升競爭力,也能在融資與評價體系中獲得長期價值認可。偉勝在製程優化與ESG整合上的進展,展現出製造業「從節能到價值」的思維轉折。
 文策院 ESG for Culture南臺灣再一城|中央社南臺灣企業搶搭「ESG for Culture」浪潮、共創文化與企業雙贏。文化內容策進院22日分別與台灣福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南台彩藝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欣鼎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等南臺灣不同領域的企業簽署「合作意向書(MOU)」,建立正式合作關係。
 桃園「跨文化微旅行」走讀 首見企業參與落實ESG以人為本精神|經濟日報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舉辦「跨文化、微旅行」走讀活動,由住在桃園20多年的印尼籍新住民謝努濃,帶大家了解穆斯林的生活文化。昇捷建設董事長梁慧琪認為企業落實ESG不只在環境保護,對新住民的關懷和多元文化的重視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之一。
 |